來源:www.tfbch.com 發(fā)布時間:2018年10月18日
大型電機模具每沖裁5萬片時需要對模具上、下模刃口用平面磨床進行刃磨,以保持模具刃口鋒利,進而保證沖片質量。在刃磨下模刃口時,由于導柱高于下模刃口面,必須將導柱拆卸后再刃磨。本改進對導柱拆卸方法進行了改進,可節(jié)約拆卸導柱時間92%,模具刃磨時間僅為原來15%。在節(jié)約時間的同時,操作安全性也大幅提高。
1.改進前結構
通常在拆卸導柱時,先用內(nèi)六角扳手將導柱壓緊螺釘拆卸、取出導柱壓板,然后用銅棒敲擊導柱下平面,使導柱與襯套分離,取出導柱(見圖1~圖4)。
2.改進前缺點
(1)拆卸導柱用銅棒敲擊導柱下平面時,為便于操作,須先將電機模具下模座底面與地面呈90°夾角。
(2)模具較大時需用天車配合,所以操作費時繁瑣。
(3)用銅棒敲擊導柱底面時,容易敲上襯套,使襯套磕傷。
(4)敲擊時容易使操作者手部受傷。
3.改進后的結構與拆卸原理
改進后,在下模座導柱孔上增加了帶缺口(頂板通過缺口放入環(huán)形槽)的環(huán)形槽,并加工出頂板(見圖5)。
在拆卸導柱時,將頂板從模座導柱孔下方的缺口放入模座的環(huán)形槽里,旋轉90°卡在環(huán)形槽里,再將內(nèi)六角扳手通過頂板中心的圓孔將導柱壓緊螺釘擰出(逆時針)。當導柱壓緊螺釘與頂板接觸后,繼續(xù)旋轉導柱壓緊螺釘,此時導柱在螺釘?shù)男D力作用下,使導柱和襯套分離,導柱拆卸完成,如圖6所示。
4.改進的優(yōu)點及效益
改進后拆卸導柱時,通過反向旋轉導柱,壓緊螺釘就可使導柱和襯套分離,不用對電機模具進行翻轉,并且省略了傳統(tǒng)拆卸時通過敲擊使導柱和襯套分離,從而避免了敲擊導致的對導柱、襯套的磕碰,也避免了敲擊帶來的對操作者安全隱患(見圖7)。通過統(tǒng)計核算,該項改進在大型電機模具模具的全壽命周期內(nèi),可節(jié)約成本5萬元。每年可為公司創(chuàng)造效益約50余萬元。
通過改進,模具刃磨、修理拆卸導柱用時僅5min,人身傷害事故由以前敲擊拆卸時每年平均4起降低為0,導向系統(tǒng)傷害由每年7起降低為0。